首创集团在近年来总审计师制度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新要求,全面深化总审计师制度,具体有以下做法。
坚持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首创集团调整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由“一个负责向两个负责”转变,在新修订的内部审计管理规定中,明确内部审计要向集团党组织和董事会负责;建立总审计师向党组织定期汇报机制,年度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审计整改工作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后,由总审计师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党组织根据掌握的信息动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统筹各级子企业审计、纪委监督方面力量,构建以内部审计为核心的大监督体系,总审计师通过“立规矩、扬鞭子”,促进集团及各级子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履职尽责,与党委巡视、纪检监察等内部监督力量形成合力,实现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
明确总审计师的职责定位。总审计师由董事会提名,报请市国资委批准后任命。总审计师为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在集团党组织、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协助管理集团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其权限包括参与集团年度经营计划和业绩考核指标的制定与考核工作,参与重大采购、重要经济合同的评审;参与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组织对集团内部控制进行检查、评价,组织开展经营风险评估;组织建立和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制度建设;组织制定审计工作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督促、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并对审计工作质量负总责;组织领导内部审计机构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审定集团内部审计报告,负责组织审计成果运用的落实和检查工作;负责协调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等。
创新组建审计共享中心。建立审计共享中心的目的是构建统一高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实现对集团及子企业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总审计师将审计共享中心打造成集团内部审计系统的业务协同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业务协同方面,实行“两上两下”工作机制统筹集团总部和子企业的年度审计计划,统一规划大型综合类审计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信息共享方面,建立定期报告和沟通机制,下级内部审计机构逐级上报审计项目信息,总部及时指导下级内部审计机构工作开展;人才培养方面,实行总部派驻制和下级企业借调制,加强审计人员双向挂职锻炼,在实践中积累审计和管理经验。
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以风险为导向,总审计师要具有战略思维,积极组织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帮助集团加强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以控制为主线,总审计师应当定期组织内部控制自评价,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并有效纠正控制不足和控制过度的行为;以治理为目标,总审计师要重点监督集团及子企业董事会建设是否规范,董事会及各专业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是否执行到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否严格落实,外派董事、监事是否尽职履责,确保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以增值为目的,总审计师要牢牢树立增值服务的理念,聚焦集团资产质量不平衡和核心主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从内部价值链的薄弱环节寻找突破口,在规范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提质增效等方面提供优质增值服务。
推进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着眼于集团关注的资产负债率、管理层级压缩、三级以下子公司的风险控制、基层党建工作等主要问题,并据此制定审计工作计划、部署重大审计项目;深化以内控制度评价为基础、以经济责任审计为核心、以投资项目后评价为重点、以各类专项审计为抓手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对集团及子企业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做到集团投资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探索新的业务领域,扎实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围绕重大决策部署,逐步推进企业战略审计,拓展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审计整改方面,健全整改工作机制,建立问题成因分析机制、问题清单和对账销号机制、跟踪督导机制和协同联动机制,强化整改流程管控,提升整改工作成效;重视审计整改质量,定期回访并开展审计回头看,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到位;提高审计整改工作信息化水平,将审计整改模块内嵌入集团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完善审计整改数据库,尝试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整改信息进行多维度的综合分析与图表化展示,做到动态跟踪和实时风险提示。
强化审计成果转化。将审计整改结果列为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作为被审计单位及领导个人履行职责的业绩考核,年终由集团绩效考核委员会进行评价打分;加强责任追究,对违反规定、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以及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经营管理人员,由党组织和董事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追究问责;通过深入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的成因,查找集团在制度建设和流程规划方面存在缺陷,有效输出管理成果,促进完善内部控制;建立审计案例库,对审计报告进行深度挖掘与再加工,总结提炼出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形成鲜活生动、各具特色的审计案例,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审计人员提供实务指南。(作者:李章 )